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 )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4年8月26日修订)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 )
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660303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 制:全日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应用与维护、安装调试、维护、销售客服、生产管理及服务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能力要求如下表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岗位描述) | 职业能力 |
1.机器人现 场编程、调 试员 | 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机器人生产线的安装于调试 | .熟练应用二维、三维工程设计软件 .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制图能力 .熟悉常用电器元器件及传感器的特点及选型 .具备一种以上的机器人的现场示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场设备调试经验 .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能够应用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 |
2.机器人系 统设计调试 员 |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安装调试 | .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制图能力 .熟悉常用电器元器件及传感器的特点及选型 .熟悉常用PLC的硬件组态及软件编程,熟悉常用触摸屏的编程设计 .具备一种以上的机器人的现场示教的能力 |
3.电气自动 化产线维护员 | 电气控制设备配线和安装 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 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总装与调试 | .具备本专业的的素质,接受和分析工作任务的能力 .认识常用的开关电器、低压电器、开关电源、PLC、工控器、变频器和人机界面、现场总线等 .会选用常用的电工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电工材料,具备必要的钳工技能 .熟悉安全用电和电工工艺常识 .会阅读机械装备和生产线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接线图和材料表 .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安装电气控制柜,具备本专业的的素质,接受和分析工作任务的能力 .认识与使用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气动、液动器件等 .认识与使用传感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等 .会阅读机械零部件和控制图 .掌握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运行的工艺工序 .会对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 .会对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维护维修,排除故障 .具备PLC的编程能力 .具备单片机或工控机的编程能力 .具备触摸屏等人机界面的面板编辑能力 |
4.自动化系 统计算机辅 助员 | 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整理 | .接受和分析工作任务的能力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技术文件的文字处理和综合 |
电子线路画图 | 具备认识与使用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气动、液动器件的职业能力 .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 .阅读实物线路板图 .使用protel画实物线路板 |
电气工程图画图 | .具备认识与使用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气动、液动器件的职业能力 .认识常用电气零部件 .阅读电气工程图 .使用CAXA或AUTOCAD画标准的电气工程图 |
5.机器人产 品营销及售 后员 | 工业机器人、电气器件、设备和产品的选型、采购、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 | .会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执行器、人机界面、显示器、变频器、开关电源等典型部件的选型 .能与人沟通交流和分析客户心理 .接受和分析工作任务的能力 |
(二)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诚恳务实,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敬业、合作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企业文化知识等。
3.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社交与合作,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
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具备办公软件及办公周边软件的使用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2.掌握必须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电气识图、使用机械与电气工具、仪表对电子线路分析能力,并能排除生产机械、机械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3.掌握电力拖动和 PLC应用实践的基本知识,备身档安装、控制、调试、运行以及简单的 PLC 控制系统建能力。
4.掌握单片机、C语言、PLC、工业机器人 (FANUC 和ABB)的编程等基本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操作能力和程序维护能力。
5.掌握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等工业机器人基础等知识,具备认知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和工业机器人设备的拆装能力。
6.掌握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的分析测绘能力,具备制作电气元件清单的能力。
7.掌握工业机器人考核工作站的典型应用和操作原理具备正确使用仪表、工具分析和排除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自动线设备电气及机械故障常见故障的能力。
8.掌握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机器人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等知识完成行业考证的能力。
9.掌握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践方案的要求,具备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及相关生产线的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10.掌握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技术的最新技术更新资料,掌握机器人营销的技巧和策略,具备机器人营销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原则
(一)时代性与前瞻性
课程设置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贴近工业机器人企业就业市场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构建起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础性与专业性
课程设置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本位的思想;注重将企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融人教学内容,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真正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按照要求将生产、装配与维护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生产、装配与维护实际操作构建新的工业机器人课程的内容体系。
(三)综合性与侧重性
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要,全方位推进文化课程、艺体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和整合。同时,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一专多能。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企业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专业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科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自动化人才。
四、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四部分组成,即“四大块”课程结构,建立以必修课为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一)必修课
必修课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员职前培养的主要内容。必修课包括三大类,文化基础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类:包括电工基础,机械基础,钳工工艺与技能,机械制图,Auto CAD2010,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化教程、MCGS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等;专业核心类:包括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保养等;艺术体育类:包括音乐欣赏、体育、书法等。
各类课程的开设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意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陶冶情操、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选修课
选修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是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因地制宜,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等。选修课主要有机电设备安装,生产过程自动化,物理,化学等。
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开设,每学期两门中选一门,内容力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时代性和校本特色。对于不需要整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可采用微型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三) 教育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学前教育特点、掌握保教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
教育实践的安排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课程实习: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其配套的技能训练。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钳工技能的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PLC控制技术能力的训练,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能力的训练等。
2.专业实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各门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训内容,力求学生理论、技能双达标。
3.综合实习:组织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为就业创造条件。
4.顶岗实习。组织我校学生到本地或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活动课
活动课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拓宽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形成专长、提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课安排在每周的教学活动总量之内,学校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使活动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课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通过举办讲座、兴趣小组、学科竞赛、社区活动等形式进行。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有以下6门,分别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保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72课时
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180课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创新精神,具有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 108课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同时兼顾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力图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将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应用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教会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培养与自动化行业岗位群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技能高考或行业大赛所要求的电子电工知识、机械制图与机械基础、CAD绘图知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安全文明操作等六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还强调了对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保养 108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具备解决机器人行业有关安装调试及维护与保养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及学时安排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 | | 1 | 2 | 3 | 4 | 5 | 6 |
|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公共基础课程 | 安全教育读本 | 必修 | 18 | | | 1 | | | | | |
思想政治 | 必修 | 144 | 100 | 44 | 2 | 2 | 2 | 2 | | |
语文 | 必修 | 144 | 96 | 48 | 2 | 2 | 2 | 2 | | |
历史 | 必修 | 72 | 60 | 12 | | | | | 4 | |
数学 | 必修 | 108 | 60 | 48 | 2 | 2 | 2 | | | |
英语 | 必修 | 108 | 60 | 48 | | | 2 | 2 | 2 | |
信息技术 | 必修 | 108 | | 108 | 2 | 2 | | | 2 | |
体育与健康 | 必修 | 144 | 44 | 100 | 2 | 2 | 2 | 2 | | |
艺术 | 必修 | 36 | 16 | 20 | | 1 | | 1 | | |
物理 | 限定选修 | 54 | 34 | 20 | | | 1 | 2 | | |
化学 | 限定选修 | 54 | 34 | 20 | 1 | 2 | | | | |
劳动 | 必修 | 72 | | 72 | 1 | 1 | 1 | 1 | | |
职业素养 | 必修 | 108 | 108 | | 1 | 1 | 1 | 1 | 1 | 1 |
小计 | | 1170 | 630 | 540 | 14 | 15 | 13 | 13 | 9 | 1 |
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程 | AutoCAD2010基础与应用技术 | 必修 | 36 | 18 | 18 | | 2 | | |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必修 | 72 | 36 | 36 | 4 | | | | |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必修 | 36 | 18 | 18 | | | | | 2 | |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化教程 | 必修 | 72 | 36 | 36 | | | 4 | | | |
MCGS组态软件应用技术 | 必修 | 54 | 18 | 36 | | | | | 3 | |
机械制图 | 必修 | 54 | 12 | 42 | 3 | | | | | |
k
机械基础 | 必修 | 36 | 18 | 18 | | | | 2 | | |
小计 | | 360 | 156 | 204 | 7 | 2 | 4 | 2 | 5 |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 必修 | 72 | 36 | 36 | | | | | 4 | |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 | 必修 | 180 | 72 | 108 | | 5 | 5 | | |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必修 | 180 | 72 | 108 | | 5 | 5 | | |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 必修 | 72 | 36 | 36 | 4 | | | | | |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 | 必修 | 108 | 36 | 72 | | | | 6 | | |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 | 必修 | 108 | 36 | 72 | | | | 6 | | |
小计 | | 720 | 288 | 432 | 4 | 10 | 10 | 12 | 4 | |
选修课 |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 选修 | 144 | 72 | 72 | | | | | 8 | |
生产过程自动化 | 选修 | 144 | 72 | 72 | | | | | 8 | |
小计 | | 288 | 144 | 144 | | | | | 16 | |
综合实训课程 | 顶岗生产实习 | 必修 | 744 | | 744 | | | | | | 31 |
| 小计 | | 744 | 0 | 744 | 0 | 0 | 0 | 0 | 0 | 31 |
周课时合计 | | | | | 25 | 27 | 27 | 27 | 34 | 32 |
总计 | 3282 |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建设:
该专业要求授课教师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专业授课教师所学专业需是工业机器人专业或者是机械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相近专业。具有机电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中职或者高校的教师资格证和机电类、电气类等相关专业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该专业授课教师还需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热爱教学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专业的岗位流程和要求,能胜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教研。
预担任该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必须在验课合格后方可纳入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上岗授课。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中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本专业积极探索“名师+双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应该成立了名师工作坊和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以此提高师资队伍综合能力。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 40%,并设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二)教学设施:
1.校内设施: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拆装实训室(校企合作共建)、机械制图实训室、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钳工实训室以及公共理论课教室。
2.校外设施: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与著名企业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以辅助传统教学,涵盖文本教材、教学视频、多功能仿真软件。在工业机器人教学方面,可有效节省教学成本,丰富师生教学活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既重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也重视智慧、创造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能力为本位要求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着力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制定开发校本课程(项目课程)计划。根据三年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创设项目课程实施情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议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边学边练,严格把握理论教学的够用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专业生产实际,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增强专业意识和劳动观念,培养对实际工作进行操作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评促学促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实现优生优荐,优化学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转变评价观念,注重平时的考核与考查,采用学习过程性评价为主要的考评依据。
转变单一评价模式,注意使用多元评价方式,使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技能训练评价相结合。
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书面考试以外,还采用口试、现场操作、提交学习读书笔记、实习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等方式,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有些课程,可与社会性评价相结合,如参加职业资格考证等。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每一项评价内容中实行“二八法则”,即20%优秀,80%合格,能够体现区分度,既让学生看到希望,又鞭策学生不断进步,形成你争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并通过及时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八、毕业要求
(一)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标准
1.掌握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机器人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能力。
2.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安装调试能力。
3.掌握电气控制设备配线和安装能力。
4.掌握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总装与调试、维护能力。
5.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整理能力。
6.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电气工程图能力。
7.掌握工业机器人、电气器件、设备和产品的选型、采购、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8.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0.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初、中级工证书,如《电工》中级、《钳工》中级、《“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完成相关课程学时的学习及企业实践
根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完成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及企业实践课程总共3480学时的学习并通过检验。本专业毕业生最终能够从事主要工作岗位有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自动化产品组装调试、、绘图员、自动化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生产车间的组织与管理、工业机器人维护、调试安装工、机电产品营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