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2023)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年报公开形式及网址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公布在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官网。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官网网址:http://www.rxzyzz.com 。 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 学校对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质量年度报告(2023)及相关附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 单位名称(益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质量年度报告。本年度质量报告,展现了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回应了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等主体关注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履责担当;强化学校内涵发展,树立质量发展观,通过横、纵向比较找差距,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有新成效。学校首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教学诊改复核;被确立为广西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B类立项建设单位;“工业机器人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功入选自治区第三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韦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室被确定为自治区中职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班主任团队(覃云琼、杨丽金、彭秋)荣获202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教师团队(韦丽华、封飞飞、雷丽仙、陈广凤)荣获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赛项二等奖;2023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 这一年,学校聚焦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学校获评自治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在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喜获二等奖9项,三等奖23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中职对口升本科高考上线251人,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九年蝉联全广西第一;自治区首个与区外职业学校、德国企业联办的东西部“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在我校成功实施;以推行“文学修养、专业素养、管理文化三本读书笔记本”为抓手,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六个专业部均建成了符合各自专业特色的图书阅览室,鼓励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多读书,培养视野、思维、管理能力更强更全面的人;实施“谈判式”管理,使得教师、学生心态阳光、自信。 这一年,学校服务经济发展有新作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合作办学空间。学校与香港理想教育集团、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中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在实现校企双赢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升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县域产业学院——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通过系统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多方资源,着力打造沙田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科创资源整合“四个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推动沙田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目录 6.1专业建设 34 附表 60 图目录 图1:学校正门 图2:校园景色 图3: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开展现场研学 图4:广泛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图5:学生社团繁荣校园文化 图6:我校班主任团队首次获得自治区级奖项 图7:与沙田柚主产区自良镇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协议 图8:学校承办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 图9:幼保专业学生在学习国家级“非遗”天琴、独弦琴技艺 图10:幼保专业学生到容县幼儿园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 图11:中央电视台对我校的专题报道 图12:学生在向广西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莫承振学习编织 图13:电商专业教师雷丽仙在上培训课 图14:我校与海瑞恩(德企)、江苏太仓中专签订合作协议 图15:中国教育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专题报道我校学生 图16:我校学生李国铭将公派到德国进修 图17:柬埔寨暹粒中山学校到我校交流访问 图18:我校陈巧英老师到柬埔寨暹粒中山学校支教 图19:2023年高考喜报 图20:我校的校本教材 图21:学校的电子图书系统 图22:2023年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通过名单公示 表目录 表1:2023年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表 表2: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统计表 表3:2022-2023学年度学校教师为容县沙田柚产业申请的专利汇总表 表4:2023年专业设置情况表 表5:我校示范专业和优质专业情况表 表6:2022-2023学年选用教材备案表 表7:2023年“1+X”证书制度试点情况统计表 表8:2023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一览表 表9:2023年办学经费支出情况一览表 1.基本情况 1.1办学定位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容县直属公办职业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特色学校、广西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广西“双优”中职学校、玉林市“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广西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学校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打造自治区“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的办学思路,办学格局不断提升,办学实力持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图1:学校正门 1.2发展规模 (1)三校整合,有序壮大 2019年容县卫生学校和容县农机学校相继并入我校,实现了人、财、物、专业的实质性整合,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如今在校生6085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注重特色,提升内涵 学校不断深化“六个管理”(预算管理、专业部管理、实习管理、升学管理、校校合作管理、校企合作管理),积极创立“三个交流平台”(主题沙龙活动、正能量研讨活动、跨学段跨行业热点研讨活动),充分借助“三个助力”(非税增量奖补对专业部考评的助力、合作单位对高水平技能大赛的助力、高水平专家对教学教研的助力),紧密围绕“三个着力点”(书香校园的创设,正能量环境的创设,给予成功的评价并指导上升的路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特色内涵式发展。 (3)狠抓队伍,夯实保障 制定并实施《师资年度培训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和《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制度》,灵活采用“自培、聘用和引进”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5人,兼职教师50人,其中广西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0人,是一支综合素质强、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精、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专业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学校共开设涵盖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财经类、医护类、教育类、物流等7大专业门类18个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3个专业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中餐烹饪3个专业为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现有118个专业实训室,设备总值2455.4837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超过4600元,其他专业超过3700元,达到了广西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优秀”级别的水平。 1.3条件改善 (1)创新模式,以赛促技 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和“课内教技能,课外练技能,积极考技能,毕业多技能,就业凭技能”的教育模式。组织开展一系列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取得了显著效果。近五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比赛教师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自治区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学生获自治区级一等奖2项,二等级27项,三等奖71项。 (2)产教融合,互促共赢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先后与香港理想教育集团、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中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学生的专业实训、对口实习、对口就业、升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县域产业学院——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着力打造沙田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科创资源整合等“四个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助力容县做大做强沙田柚产业。 (3)完善体系,多元就业 学校坚持“一对”(对口就业)、“二高”(高薪、高质就业)、“三无”(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四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校舒心)、“五不”(不进行考查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的毕业生就业标准,全面推行“中职生就业、创业咨询”制度,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和由衷点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强强联合,拓宽渠道 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与广西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本(专)科院校建立“3+4”、“3+3”、“3+2”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培养了应用型的本科生1718人,专科生3251人;与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德资企业海瑞恩公司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合作,建立了广西第一条与区外学校合作的“双元制”人才培养通道,扩大了贯通培养规模,截至2023年已培养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17人。 (5)发挥优势,服务社会 开展多个工种的技能职业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培训服务:一是与人社局、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合作承办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二是联合其他培训机构到各镇村、企业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近三年,学校职业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通过各类培训,助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校发展思路清晰,发展势头迅猛,教学成果丰硕,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区职业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图2:校园景色 2.人才培养 中共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项制度,以“五基三化”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立德树人,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图3: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开展现场研学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完善并坚决执行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加强对重大问题的集体研究,提高决策水平。切实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建立全面、客观、准确的干部政绩考核考评体系,推进考核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活动及考核记录,为党内评优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工作,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向纵深开展。三是加强骨干教师“双向培养” 工作,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教育和入党前的强化教育。进一步做好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以在教学第一线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3)党建带群团,促学校全面和谐稳定发展 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和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组织工会参与“绿色+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指导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指导工会对教职员工组织慰问2次、组织春、秋游活动各1次,极大地丰富教职员工的课余生活,增强师生身体素质,创建健康校园,提高幸福指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4)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继续深化“党旗领航 职教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党员干部与脱贫户学生、困难学生、困难群众结对防贫帮扶工作。到挂钩的脱贫村--罗江镇岑冲村举办二十大精神宣讲、政策宣传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次。解决脱贫户学生在我校入学、就业和升学问题人数1200多人。 (5)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校园氛围 按照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方案,继续扎实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各项工作,以创建“清廉办职教
清风满校园”清廉学校品牌为抓手,努力锻造党风优良、校风清明、教风清正、学风清新,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2.2立德树人 容县职业中专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把每一个床位装满,把每一个学生教好”作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和育人方式,与学生开展“谈判式”平等交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把“难管生”转变为“听话生”,把“低能生”转变为“技能生”,把“厌学生”培养成“学霸生”。学生的认知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心态更加阳光、更加自信,近三年来巩固率均保持在93%以上。 (1)健全组织,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主要行政人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班主任和政治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创新德育工作理念,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计划,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抓好队伍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培养护校队、环保小组及学生会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校园。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进程。建设环境优美高雅的24小时开放阅览室、厚德书廊,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图4:广泛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实践记录。三种方式三个时间段都给予学习评价,让学生知道除了课堂,我们还有许多学习的路径。鼓励师生安静工作、生活与学习,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静、有文化气息、爱读书的校园氛围;设立24小时阅览室,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阅读中静下心来;以“文艺修养、专业素养、管理文化三本读书笔记本”为抓手,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视野、思维、管理能力更高更全面的人。 (4)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文明量化评分活动,争创“文明班级”。 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政教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创新教育评价模式。学校明确任何教育行为的评价:不合格占20%,合格占80%,优秀占20%,这个区分度的确立,树立了每一个学生“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由于注重了过程评价,使学生克服了自卑、失败心理,重新获得成功与自信的信心,将学生许多的不可能变成真正的可能,让学生人人出彩。 2.3在校体验 学校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推进社团建设,强化育人功能,切实将学生社团打造成繁荣校园文化、彰显个性特长、服务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学校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为学生社团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通过进社区、入福利院、上路段、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品牌志愿服务,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社团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 图5:学生社团繁荣校园文化 2.4就业质量 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我校的工作重心。 学校历来注重毕业生的出路,为了确保学生就业质量,我校由招生就业处牵头,由分管副校长为组长,专门成立以毕业班班主任为单位的学生就业指导小组。每个班一个小组,班主任作为小组指导员,由指定班干部做通讯联络员,确保学生精准就业。我校从12月中下旬开始向社会公布学生就业需求,由企业按照相关要求报名,再由招生就业处审核企业资质,并公布企业招聘信息,对不同专业安排专场招聘,由就业指导员培训就业学生参与招聘会,由企业和学生面对面双选。一方面专门布置联络员与相关企业联系沟通,确保已签订意向的学生就业有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就业需求的宣传力度,整合各方面资源信息,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展开线上招聘,确保学生就业按量保质完成。 2023年我校毕业生为1433人,总共来校看展双选招聘的企业为34家,就业学生为1390人,直接就业人数为873人,对口升学人数为818人,就业率为96.9%,对口就业率为93.7%。
2.5创新创业 我校深入探讨了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一方面考虑本县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侧重学生就业创业的培训。 (1)加强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园或校内创业一条街等,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制度上的保障。要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适当吸收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产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指导学生按程序体验创业过程,也可以面对全校师生增加创业经营方面的活动。如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开设电器维修、汽车专业学生开设对外汽车保养与维修、电商专业学生开设网店、机械专业学生开设对外加工等等。 (2)定期回访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培训 每年招生就业办会与校领导一起回访就业创业的学生,收集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与企业共同商讨解决学生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根据收集的信息来论证就业创业课程的开发与教材的应用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在学生就业和创业前,也会邀请优秀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开展就业创业分享,为在校生指点迷津。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良好局面的形成,展示我校广大师生精神风貌和教育教学水平,激励我校师生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提高我校知名度,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加强训练,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1)成立参赛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认真组织好本次参赛,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韦迪孟为组长、教务处及相关专业部负责人参加的参赛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学校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科室和专业部。领导小组多次召集各专业部主任、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参加专题会议,对大赛的参赛意义、选手的选拔、培训、参赛具体事宜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并为此制订了详细的技能大赛参赛方案。 (2)领导高度重视,支持有力 为了迎接和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校长卢仕斌多次参加大赛相关会议并做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指导教师与参赛选手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亲自到培训现场检查督导,并在资金投入和场地使用上给予有效保证,使备赛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3)积极备赛,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争取在每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各专业部都精心挑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大赛培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其余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大赛的辅导和培训之中。指导老师从竞赛项目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到参赛选手的培训辅导与答疑解难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大赛备赛期间,利用学校网站和公众号对备赛过程系列报道,有效地提高了选手备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社会上树立了我校重技能、抓教改、促质量办学方针的良好形象。 (4)全力以赴,又是一年收获季 “不凡的业绩源于非凡的团队精神”,不论是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还是幕后工作人员,赛前都积极准备,热情高涨,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为实现最终目标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喜获二等奖9项,三等奖23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班主任团队(覃云琼、杨丽金、彭秋)荣获202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教师团队(韦丽华、封飞飞、雷丽仙、陈广凤)荣获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赛项二等奖;充分展示了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展现了“容职人”自信自强、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表1:2023年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表 图6:我校班主任团队首次获得自治区级奖项 表2: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统计表 3.服务贡献 3.1服务国家战略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直以来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产教融合之路,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学校在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1)主动对接优质企业,寻求校企合作切入点 学校与香港理想教育集团、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中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在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专业实训、对口实习、对口就业、升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县职专与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专业校企合作项目为例,校企双方共同打造符合当今产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共研教材、共同教学。企业方相继投入500多万资金在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仿真实训室2两个、机器人实操实训室2个、PLC实训室1个,该公司长期派驻教师4名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教学效益辐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第一批毕业生116人已经全部升学或就业,对口就业率为100%。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人才,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保证了企业的用工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对口实习、就业环境,保证有就业意向的学生能够100%就业。 (2)构建政行企校产教融合新平台 容县职业中专邀请广西职业教育专家组联合自良镇人民政府、容县沙田柚协会、沙田柚产业企业及广大沙田柚种植户共建自治区首个县域产业学院——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通过系统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多方资源,着力打造沙田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科创资源整合等“四个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学校与沙田柚主产区自良镇政府签订了“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校地共建合作协议”,与容县沙田柚博物馆联系挂牌“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还聘请了容县农业类别正高级职称的杨树东作为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在学校开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沙田柚产业特色,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聚焦沙田柚“种植、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培育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现已完成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官方网站设计,核心产品“乾柚”品牌的概念设计,另外,产业学院在加快推进食品和保健品开发、电商销售运营、加工工具和运输工具专利申请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落地,为推动沙田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3)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林产行业作为容县特色产业之一,对容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主动联系林产行业协会,深入调研我县林产行业发展现状,与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基地协议,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需要,在重点项目合作、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凭借外部资源动力,激发内部创新活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催生县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在专业课程上精准对接,共同举办了“润达家具
容职助力”短视频比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把容县的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推广出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借助比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了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心,深入企业,上门培训,送考上门,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学校主动与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合作承办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及技能竞赛。2023年,县职专对接社会需要开展“幼儿园保教业务培训班”、“送培训创工程”岗位技能培训,培训了保育员、育婴员、母婴护理员等工种共1000多人次,承办了容县2023年职业技能竞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助力稳岗稳就业。 学校联合其他培训机构到各镇村、企业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县职专与雅秀峡职业培训学校、幸福妈妈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合作,到容县十里镇大萃村、容州镇、松山镇松山村、六王镇古里村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400多人次。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考虑群众就业意愿,引导群众开展新旧职业技能转化,通过各类培训,提高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主动与县工业园区企业对接,创建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优质专业技术人才。 (1)与县林产行业重点企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 与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家具制造、设计、模具、数控、机器人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实习等人才培养的全面合作,发挥学校的专业与人才优势,为容县林产行业培养优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2)与县电子行业重点企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 联合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深入容县工业园区调研,与容县华荣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容县华耀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容县晶石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以上企业共计输送实习就业人才694人次。 (3)开展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建设 联合容县水果产业服务中心、容县沙田柚协会、容县自良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建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结合容县特色产业,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培养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7:与沙田柚主产区自良镇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协议 2022年11月1日,学校联合县人民政府、容县水果产业服务中心、容县沙田柚协会、容县自良镇人民政府、与自治区职教专家召开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 研讨会以“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共谋沙田柚产业新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进行。容县人民政府四级调研员黄生强,容县教育局局长杨武,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原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屹,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院长蒙泳,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良等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并作指导讲话。 图8:学校承办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以建设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整合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着力打造沙田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科创资源整合等“四个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4.文化传承 4.1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通过传承文化、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产学研合作等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1)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主动承担挖掘、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包括传统艺术、历史知识、文化遗产等方面。学校2023年5月组织5名学前教育专业部音乐教师前往东兴市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京族独弦琴,6月又前往南宁市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学习壮族天琴。教师学成归来后,把此2项极具广西特色的非遗艺术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中,在校内外开展天琴、独弦琴教学,把天琴、独弦琴文化艺术传承发扬好并传播出去。 图9:幼保专业学生在学习国家级“非遗”天琴、独弦琴技艺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学校的传统文化。2023年4月份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部教师、学生受邀到容县幼儿园、容县第二幼儿园、容县第三幼儿园、容县第四幼儿园等幼儿园参与“壮族三月三”文艺表演活动,我们的师生带领小朋友表演壮族服装秀,唱壮乡山歌,共舞竹竿,品五色饭,投壶打鼓,辅助小朋友完成舞狮、踩高跷、板鞋竞赛、抛绣球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盛大的民族欢庆教育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推动师生坚定对伟大祖国、民族特色的高度认同。 图10:幼保专业学生到容县幼儿园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 (2)实践活动传承与创新 学校文化的传承不仅限于课堂教育,还包括学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学校组织了各类社团和学术研讨会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传承学校特有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学校烹饪教师卓礼晓、陈毅光等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柚子为载体,开发了柚子彩绘、柚子雕刻等技艺,带领学生开发了具有容县特色的沙田柚月饼。 图11:中央电视台对我校的专题报道 学校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为依托,实行民族工艺课程化,编织工艺以旅游专业为依托,雕刻工艺以模具专业为依托,采用师傅带徒方式,每周开展1次雕刻和编织的手工艺培训。结合我县创建自治区级旅游特色名县的契机,将民族工艺与专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容县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 图12:学生在向广西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莫承振学习编织 4.2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文化产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学校构建了“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相促进、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同时,学校还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文化产业的技术进步。 为培养农村直播电商人才,促进容县沙田柚等本地农产品销售,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联合举办了5班“农产品(容县沙田柚)直播带货培训班”,推进了沙田柚产业链与教育链无缝连接、有机融合。 图13:电商专业教师雷丽仙在上培训课 学校依托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结合容县沙田柚产业需要,通过教师的科研能力,发明并开发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表3:2022-2023学年度学校教师为容县沙田柚产业申请的专利汇总表 5.国际合作 5.1合作办学 深化中德产教融合:我校与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德资企业)、江苏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三方在学生共同培养方案、师资互访学习、文化交流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签订了“校企校”合作协议。 图14:我校与海瑞恩(德企)、江苏太仓中专签订合作协议 德国海瑞恩集团是全球汽车行业车削回转类元件领域的领跑者。海瑞恩(太仓)培训中心是江苏太仓中专“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成果。企业提供场所、设备,建设专用培训中心,按行业标准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年招生规模为26人,学制三年。每一年均有2名毕业生被公司选派到德国总部培训深造。 签订合同后,制定了《海瑞恩—容县·太仓双元制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初步方案》,确定了合作关系和工作进展的时间节点。2021年以来,我校共有17位三年级数控专业学生到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学习,学习时间为一年,年满后接受公司遴选再派送至德国海瑞恩公司总部培训。“海瑞恩-容县职业中专-江苏太仓中专”跨区域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开辟了中德“双元制”人才培养、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新渠道。 图15:中国教育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专题报道我校学生 图16:我校学生李国铭将公派到德国进修 5.2国际交流 我校与束埔寨暹粒中山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在旅游酒店、计算机专业开展合作。 图17:柬埔寨暹粒中山学校到我校交流访问 图18:我校陈巧英老师到柬埔寨暹粒中山学校支教 6.产教融合 6.1专业建设 根据玉林市新的发展空间布局、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学校加强专业建设,2023年共开设18个专业,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幼儿保育、电子商务、会计事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护理、药剂、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重视思政课程的地位与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目标中的体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表4:2023年专业设置情况表 表5:我校示范专业和优质专业情况表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校立德树人标准性文件,是统领专业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方面,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采用“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方案突出德技并修、专业引领、双元育人,并将课程思政放在重要位置,让专业贴近行业,
让课程贴近企业,让技能贴近岗位。学校结合学年度教学诊断与改进作实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动态机制,实现每学年完成一次常规性修订,每三学年完成一次阶段性修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搭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实操、校企合作等方面桥梁。及时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操守等知识技能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6月,我校对18个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常规性修订,对培养规格、修业周期、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考核评价、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同时,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制度建设,如学分管理制度、证书管理制度、教材审查管理制度等,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版)于2022年9月开始启用。经过实践检验,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兼顾了科学性、职业性、适应性、创新性等特征,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取得巨大的业绩,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着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6.2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学校制定了由职教专家、企业用人单位和我校教师共同参与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选用规定教材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局部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课题式教学等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课题式教学和场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学校为汽修、会计、电子商务和数控、工业机器人等专业购买了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开发了一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包括PPT教案、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考试题库等。 课程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专业培养能力显著提升,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大赛对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效果进一步显现。本科参加考试人数为548人, 上线251人,录取190人,上线率45.8%,专科报考人数921人,录取518人,上线率56.2%。课程思政更加有效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启动新一轮专业群课程资源库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挖掘了我校人才培养潜力,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各专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强化了办学优势,办学影响力逐年提升,示范引领作用显现。 图19:2023年高考喜报 (1)“1+X 证书”试点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显成效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我校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划课程门类结构,增减课程内容,搭建课程实训场地,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全面推动课程改革。我校已基本建立结构合理、门类完备、类型协调的校级课程体系。文化课与专业课数量比例合理,必修课与选修课协同育人。已开设过各类别课程 603 门,其中公共基础课 80 门,专业技能课 523
门。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含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学校重视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表6:2022-2023学年选用教材备案表 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提高育人质量。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改革举措,学校将借助考证契机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实施“书证融合,课证融通”,实现了校内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表7:2023年“1+X”证书制度试点情况统计表 (2)匠心筑梦展风采,技能大赛创佳绩 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展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2023年度,我校技能大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共有 23 个赛项 32人次广西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再次刷新了我校学生参加广西省职业院校技能获奖项目数、人数等多项记录。教师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二等奖,广西中职学校班主任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获得三等奖。 6.3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化“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岗课赛证”等
育人方式改革,把牢教育质量生命线,重点推动教师素质、教材改革、教法创新工作。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学校制定了由职教专家、企业用人单位和我校教师共同参与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同时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局部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以项目教学、课题式教学等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课题式教学和场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教学管理,实行线点结合管理模式,既有教务处统筹规划、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的管理,又有以专业部为主体,自主管理的一个个点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调动各专业部各班级各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执行力强,工作效率高。常规教学中,教务处每天安排教学秩序检查、听课评课,有检查、有评比。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材质量建设。学校制定了由职教专家、企业用人单位和本校教师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选用规定教材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制度,能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及时将学校教学科研和技能大赛的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共开发机械加工、电子汽修、信息服务、商贸业、幼儿保育、卫生专业等校本教材16本。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1本。 (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子黑板,教师每人配备一台办公用电脑,每个专业部配备多功能复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1台,办公、教学实现了网络化,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校园内全网络覆盖,拥有电子图书40000册,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企业微信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图21:学校的电子图书系统 (4)工作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务处负责教育信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立开足计算机课。 重点加强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黑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黑板的能力。通过培训,教师们的电子黑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黑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教师制作课件尽可能使用电子黑板,提高教师运用电子黑板的能力。 加强设备管理。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专人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训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管理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学年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加强信息2.0培训的学以致用,鼓励教师多做课件和微课。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把计算机课开足,学生至少每周能够上2节计算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计算机知识。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本年度教师数量稳步增长,教师质量提高显著。 (1)本年度教师数量稳步增长,初始教职工262人,退休9人,调出1人,调入3人,招聘新教师8人,年度结束在编教教职工人数263人,兼职及外聘教师18人,总教职工人数达281人。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61人,专业课教师220人;高级职称人数22人,占比8.6%;本科及以上学历233人,占比91.0%;研究生以上学历12人,占比4.7%。学生人数5075,生师比小于20/1,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2)各级别“双师型”教师数量增长明显。本年度初级“双师型”教师增加22人,中级“双师型”教师增加23人。年度结束全校具有“双师型”教师数量达1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9.2%;在玉林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名列第一。 图22:2023年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通过名单公示 近年来,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具有容县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创新制度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创新建立联合招生制度分段培养人才。通过接续专业、连续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有“3+2”和“3+3”,目前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三个高职院校进行分段合作培养专科层次技能人才。近几年,通过该模式共培养了技能型人才3251人,其中189人通过“3+2”专升本方式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二是创新建立“3+4”模式联合培养人才。目前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梧州学院、贺州学院、百色学院等本科院校对口培养本科层次“理论+技能”双高的人才。近五年,与本科院校一起培养了896名应用型的本科毕业生。 三是创新建立“2+3”模式联合培养人才。搭建与全国“双元制”创始学校——江苏省太仓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另一元为来自世界“双元制”技能人才鼻祖——德国,由德国驻太仓的精密仪器制造企业——海瑞恩(太仓)公司承担。第一期学生中我校区胜海同学被选拔出来准备派遣到德国的大学进一步深造,中国教育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专题对这个培养模式进行了报道。 通过这个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适用的高技能人才。其中在公办幼儿园任职的有68人,任公办小学教师72人、中职教师6人,在机关事业单位任职的57人,在企业担任技术骨干326人,为容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智力支持。还有532人在区内外的企事业单位成为骨干,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是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与香港理想教育集团、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中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在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专业实训、对口实习、对口就业、升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县职专与广东卓瑞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专业校企合作项目为例,校企双方共同打造符合当今产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共研教材、共同教学。企业方相继投入500多万资金在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仿真实训室2两个、机器人实操实训室2个、PLC实训室1个,该公司长期派驻教师4名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教学效益辐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已经全部升学或就业,对口就业率为100%。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人才,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保证了企业的用工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对口实习、就业环境,保证有就业意向的学生能够100%就业。 7.发展保障 学校坚决贯彻执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育人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模,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去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 完善制度,形成体系。学校制定并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财务、后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修订《管理制度汇编》,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建立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定期审查清理制度,及时修订文件、制度,保证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层次合理、适时适用。 机制保障,依法行政。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专业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支部、工会组织的监督与保障职能,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及采购招投标等各项制度,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作用,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是构建政行企校产教融合新平台。学校邀请广西职业教育专家组联合自良镇人民政府、容县沙田柚协会、沙田柚产业企业及广大沙田柚种植户共建自治区首个县域产业学院——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通过系统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多方资源,着力打造沙田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科创资源整合等“四个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力争将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办成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基地、科技智能的储备库,培养一批沙田柚种植、加工、营销专业人才,为推动沙田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林产行业作为容县特色产业之一,对容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主动联系林产行业协会,深入调研我县林产行业发展现状,与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基地协议,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需要,在重点项目合作、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瞄准市场产业结构的新动态,增设新兴专业,凭借外部资源动力,激发内部创新活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催生县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坚持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一方面通过组织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认真辅导毕业生考证练习,毕业生考证通过率达95%以上,大大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制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培训,做好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工作,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自信心。 四是主动与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合作承办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及技能竞赛。2022年,县职专对接社会需要开展“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送培训创工程”岗位技能培训,培训了保育员、育婴员、母婴护理员等工种共1000多人次,举办了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助力稳岗稳就业。 五是联合其他培训机构到各镇村、企业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县职专与雅秀峡职业培训学校、幸福妈妈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合作,到容县十里镇大萃村、容州镇、松山镇松山村、六王镇古里村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400多人次。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考虑群众就业意愿,引导群众开展新旧职业技能转化,通过各类培训,提高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以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质量目标与标准、管理制度与规范以及诊断改进与自我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和数据平台系统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 强化自主诊断和改进能力。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教学课堂与实践、教学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切实履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的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主诊改,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螺旋式上升。 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利用校内数据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建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实时监测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发布预警信息,提供数据支撑,保障自主诊改。 树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理念。通过宣传动员和培训交流,逐步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促进广大教职工全员更新理念。树立立足本位、全方位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树立服务需求,与时俱进的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理念,积极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自主发展创新机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内部质量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将力争实现组织结构优化、运行机制高效、校园文化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提高的五大目标,实施“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体系,促进学校发展壮大。 (1)经费筹措。学校财务室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主要来源于学生代收费、资助费、生均财政拨款、免学费助学金住宿费以及劳动局招聘补贴费等。 表8:2023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一览表
备注:年生均财政拨款指学校通过各种财政渠道获得的经费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预算外、专项、经常性补贴等,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2)经费支出。2023年度教育教学经费支出34139986.13 元,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日常教学、教学改革及研究、实验实训设备购置、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 表9: 2023年办学经费支出情况一览表(单位:元)
8.面临挑战 8.1面临挑战 (1)我校招聘专业技能型教师较为困难。近年来,我校教师的招聘工作受学历、教资、年龄、待遇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面临较大困难。根据教育部“职教二十条”第十二条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学校以培养人为目的,行业、企业则以赢利为目的,企业短期性投入与见效长期性的矛盾导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建设时间短,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积累都还够不充分,需要在未来不断探索和完善。 (3)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法规不健全。尽管国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表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兴趣不高,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产教融合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存在重“表”轻“里”,地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配套制度尚待完善,各类保障性措施还有所欠缺,教育职能部门对现有文件得执行力度不够,操作合贯彻也流于形式,不够深化,这在很大程度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进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4)学生升学的意愿与机遇不断增加。随着县职专中职升本科高考连续九年蝉联全广西第一,以及国家战略“职教高考”的即将实施,学校人才成长面临明显的“天花板”将逐步打开,学生升学的比例在不断的攀升,如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升学愿景成为学校未来的重要课题。 8.2应对措施 (1)一是建议中等职业学校招聘专业教师条件参照“职教二十条”的标准,适当降低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提高在企业从业年限。二是扩大师资补充渠道、创新招聘方式,而不限于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多举措吸引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2)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采用多种形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基础,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采取强有力举措,确保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匹配原则,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或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彰显,为促进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校企主动性。健全以政府保障为后盾,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机制。建议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使合作项目有序开展。在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下校企双方实施合作机制,对协议的内容、过程的管理、各方的责权、合作的模式等内容深入研究和完善;在职业教育中设立“校企合作办学基金”,充分调动学校、企业、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使国家法律、政策成为推动产教融合的强大保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4)深化中高职衔接育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为针对性培养地方优势产业集群提升所迫切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更好适应我区产业跃迁和学生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辐射面,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出台自治区级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纲领性文件。探索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师资标准、质量保障等一系列标准体系,涵盖专业人才培养全要求、全过程、全要素。鼓励中高职学校开展贯通培养联合办学,探索中高职、中本贯通衔接培养模式,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中本课程体系,让中职学生得以接受系统化的技能教育,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质效。有序高质量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各阶段、各类型、各层次学校教育的纵向融通,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 附表 表1 人才培养质量计分卡
表2 满意度调查表
表3 教学资源表
表4 服务贡献表
表5 国际影响表
表 6 落实政策表
|